銀閣寺01.jpg    顧名思義。金閣寺,果真是一派金光燦爛,而銀閣寺,建物本身雖沒有銀色外觀,但是雪白的銀沙灘、望月台,倒也算是符合了「銀」的情調。

  然而,就像是金閣寺的「金」,是昭和時代的「大改造」,銀閣寺今日的「銀」,也是後人添加的手筆,結果,這後來的「金」與「銀」,反而更精準地達到了「點題」的效果。

  而銀閣寺的「銀」,主題其實是月亮。

 

  日落,月升。月亮,總是伴隨著黑夜出現。

  銀閣寺的創建人,是室町時代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政。相較於祖父足利義滿創造了室町時代的盛世,功業輝煌如日正當中,埋下政權衰敗種子的足利義政,可以說是一位「月亮將軍」。

   十四歲繼任幕府將軍一職,前有祖父耀眼的功業,足利義政也曾經心生嚮往,希望能達到跟祖父一樣的成就。只不過,足利義滿的政治長才並沒有遺傳給孫子,足利義政雖有企圖心,政治的表現卻一塌糊塗,他推動新政策,在各主要街道設立關所,徵收嚴苛的通關費用,引起地方上的民亂,讓足利義政深感挫折,心生逃避念頭。

  於是,三十歲那年,還沒有子嗣的他,決定把將軍的職位讓給弟弟足利義視。

  但是,不久後,妻子日野富子為他生下兒子足利義尚。作母親的,總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掌大權,一場宮廷惡鬥因此展開,史稱「應仁之亂」,不但讓京都陷入戰火中,也成為日後開啟戰國時代的導火線。

 

  銀閣寺02.jpg

  「應仁之亂」長達十一年,同時京都還發生大饑荒,短短一、兩個月,就餓死了八月兩千人,鴨川的四條大橋下,因為死屍太多,堵塞了河流,因此還造成淹水。

  面對民不聊生的慘狀,足利義政還要賞花,他無視京都已成人間煉獄,只在乎花開不美,賞花無法盡興。

  當時,天皇是唯一可以對將軍直言不諱的人,於是後花園天皇寫了一首漢詩給他,提醒足利義政要體恤人民的痛苦,但是足利義政不以為意,一心只想打造他的「夢幻庭園」東山殿,也就是後來的銀閣寺。

 

如同中國的宋徽宗,足利義政也是一個「擺錯位置」的悲劇。

  政治上無能,但是在藝術鑑賞上卻很在行,他熱愛夢窗疎石的庭園藝術,特別是西芳寺,因此也很想以西芳寺為模型,自己來建造一座庭園。

  一四八二年,銀閣寺開始動工,足利義滿投注了八年的時間在這座庭園,直到他死。

  要大興土木,需要經費和人力。即使人民長期飽受戰火和饑荒,足利義政卻毫不猶豫地開出各種臨時稅的名目,從人民的身上榨出錢來,如果沒有錢,就拿勞力來抵稅,像他就向東寺要來了七百六十名人力,負責搬運庭園所需的樹木、石頭和木材。

  作為一個政治人物,足利義政相當冷酷無情;作為一名藝術家,他又是極其貪婪惡劣。

  為了完成他的「夢幻庭園」,足利義政的行徑如同盜匪。他拿走了京都的等持院的松,把奈良長谷寺的上等檜木搶來當建材,還「徵收」了東寺的蓮花,甚至連祖父的金閣寺也不放過,搬走了十個上等的庭石,並將金閣二樓的佛像占為己有,挪為銀閣寺之用。

  讀到歷史上這些記錄,我不禁心想,當時的足利義政,是用什麼樣的心情去「淘空」象徵祖父無限光榮的金閣寺?

  是因為「既然我無法成為你,無法到達你的高度」,於是,「我要奪走你所建立的一切」?是什麼樣的妒嫉和不甘心,產生如此龐大的摧毀能量?

 

銀閣寺03.jpg 

足利義政並沒有活著看到銀閣寺的完工,他也沒有機會目睹,而時間終會討回一切的公道。當年他以搶奪的行徑打造銀閣寺,隨著室町時代的覆滅,銀閣寺反成遭搶奪的對象,在他死後八十年,銀閣寺就被洗劫一空,不少建物也因為戰火,灰飛煙滅。

很長一段時間,銀閣寺形同廢墟。

 

眼前的「銀閣寺」,跟足利義政當年打造的那座庭園,應該很不一樣。

規模絕對是大幅縮水,當時的建築只剩下了銀閣(觀音殿),以及東求堂,而望月台和銀沙灘是江戶時代再建,事實上,它原來名為「慈照寺」,連「銀閣寺」這個名號,也是江戶時代再建後,才廣泛流傳開來。

不得不佩服負責再建的庭園匠師,以相當具有現代藝術風格的望月台和銀沙灘,畫龍點睛地強化了這座庭園原本的「望月」主題。

銀閣寺第二層,足利義政稱之為「潮音閣」,潮起潮落,原因在月的引力,銀沙灘除了形如月光下的波浪,而砂石取自京都的白川砂,含有斜長石和石英成份,能夠反射光線,帶到屋中,輝映成「銀閣」。

事實上,足利義政曾經做過一首和歌,表達在現實人生充滿挫折感的他,希望能逃避到月亮之上。

或許,足利義政是隔著淚眼看月亮,但是,他並不知道,自己最大的問題,是不知道那些他眼不見為淨的老百姓們,其實也都有眼淚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jh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