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鍵字祈.jpg

    川端康成的名句:「穿過縣境長長的隧道,便是雪國了。夜空下,大地一片白茫茫,火車在信號處停止了。」在我眼前,也有一條長長的隧道,濃郁的朱紅色,朝深處望去,光線幽暗,看不到盡頭,而我在入口處停了下來。

  這是京都南方,伏見稻荷大社知名的「千本鳥居」。

  日本有所謂的「稻荷信仰」,即對農耕神的崇拜,祈求賜予五穀豐收,全日本據說有三萬座稻荷神社,而伏見稻荷大社即為大本營,有一千三百年的歷史,「千本鳥居」是一大特色。

  鳥居,造型如門,也有門的概念,代表神域和人世俗域的交界處,跨過鳥居,就代表你進入神域。從江戶時代流傳下來的習俗是,當你在稻荷大社許願,若是願望達成,就必須捐贈一座鳥居還願。

  「稻荷信仰」原是農業社會的信仰,後來則在各行各業都受到歡迎,凡是跟現世利益有關,稻荷大神都會幫你心想事成,難怪還願的鳥居,數量可以多到形成長長的隧道,途中還一分為二,發展成兩條較小的隧道,場面十分壯觀。

在大太陽底下,「千本鳥居」通體豔紅,貴氣逼人,但是我造訪稻荷大社那天,卻是雨天的黃昏,上千座紅色鳥居連結的隧道,不知怎地,看起來有點陰森,而且遊客不多,走著走著,居然心生想要逃離的念頭。

這也難怪了,每一個鳥居都代表一個欲望,當時的我,身處在成千上萬的「欲望」之中,當然會覺得透不過氣來。

 

  一般人對京都的印象,就是「廟」多。

   日本民族的宗教信仰,從最初的自然崇拜,到後來的佛教普及,反映在京都人文資產上,就是數目龐大的神社和寺院。

   網路上流傳的數字是,在京都,神社有三百處,寺院更多達一二○○座。光是京都擁有的十七個世界文化遺產,除了二條城,其餘不是神社,便是寺院。初遊京都的遊客,在安排行程時,會發現不是去神社,就是看寺院,難免懷疑自己參加了「進香團」。 

   對於京都人來說,神社和寺院並不只是「觀光景點」,路過神社時,在鳥居前拍手,行經寺院,在山門下合掌,已經是日常生活行事的一部份。而神社和寺院,也形成京都獨特的「祈之美學」。

   

   雖然同屬於信仰的場域,神社和寺院參拜的方式不盡相同。

   進神社參拜前,必須先到「手水舍」洗手,代表除穢,標準動作是先以左手舀水,清洗右手,然後漱口,最後再清洗左手。完成除穢,再穿過鳥居,若是「手水舍」位處鳥居內側,穿越鳥居的動作,即代表除穢。

  站在本殿前,先丟香火錢,搖鈴,行禮、拍手兩次,然後進行祈禱。若是還願,則在祈禱之後,再行禮一次。

  進寺院參拜,則是先進「山門」,再到「手水所」除穢,和神社不同的是,寺院有香爐,可以焚線香、供奉蠟燭,在本堂參拜時,則沒有拍手的動作。京都許多寺院都有庭園,參拜神明之後,你還能親近大自然,體會人和天地萬物之間的和諧關係,因此,京都的「祈」,也有安定人心的療癒力量。

 

除了神社和寺院,京都最平易近人的「祈」,則是「地藏桑」。

  「地藏桑」是京都人對地藏菩薩的暱稱,地藏菩薩,代表蘊藏大地的力量,拯救世人的苦難,在日本民間主要扮演孩童的守護神,京都市內的街道角落,就經常能看到「地藏桑」。。

「地藏桑」有著小和尚圓滾滾的造型,京都人甚至還為祂們穿上圍兜、戴上毛線絨帽,更顯可愛,據說,這其實是家中有嬰孩夭折的父母,將孩子的名字和生辰寫在這些衣物上,既然今生無緣,只能寄望「地藏桑」能代為好好照顧。

「祈」,即祈求,一種是追求現世利益,稻荷大社的「千本鳥居」是一例,還有一種,則是像「地藏桑」,代表著連死亡都無法割捨的親情。

伏見稻荷大社

地址:京都市伏見区深草藪之内町68

交通:搭市巴士5號,在「稻荷大社前」下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jh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