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本願寺.jpg  京都旅行的日子裡,如果當天沒有特別想去的地方,然而還是想出門,我就會去東本願寺或西本願寺走走。

 一來,東、西本願寺都在京都車站附近,距離我下榻處也很近,步行大約是十五到二十分鐘左右。二來,東、西本願寺都不收「拜觀費」,只要大門開著,你隨時都可以進去,坐在御影堂的長廊下,或是沉思,或是發呆,或是打開一本書有一搭沒一搭讀著,感覺都很好。

 好像只要仰望著屋簷上的藍天,心情也變得舒坦起來。

 東、西本願寺,親鸞上人的寺。

 

 先說一段題外話。

 某天在台北的咖啡廳讀書、寫稿時,鄰桌兩個大學生模樣的男生在高談闊論,而且還是談「宗教」,我雖不刻意偷聽,偶爾還是有一兩句話飄進我耳裡。其中一個打扮得很時髦的男生說:「我最討厭佛教了!一天到晚只是叫人『空、空、空』而已!」

 我不是佛教徒,對佛教所知也不深,不過,若是佛教只是一個「空」字,恐怕很難吸引如此數量龐大的信徒。

 我相信,任何一門宗教能夠深入民間,必定有其打動人心之處。

 

 回到親鸞身上。

 親鸞,鎌倉時代初期的僧人,淨土真宗的宗祖。

 九歲出家,在比壑山一待就是二十年,過著極其艱苦的修行生活,由於深感「自力修行」有一定的極限,親鸞決定下山,跟隨了主張「稱名念佛」的法然上人。

 什麼是「稱名念佛」?

 佛教的最高境界,即是「成佛」,然而,對於芸芸眾生來說,成佛,何其困難,多數人內心所渴望的,恐怕只是超脫此生的痛苦,死後得以進入淨土世界,於是便有了「稱名念佛」,只要信徒口唸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就能夠和佛的願力產生連結,獲得救贖的機會,在動亂頻繁的平安時代末期,老百姓如同活在地獄,只能指望來生的淨土,「稱名唸佛」自然大受歡迎。

 而親鸞的師父法然上人,就是以「稱名念佛」為核心概念,發展出「淨土宗」,後來更由親鸞發揚光大,建立了「淨土真宗」(因為「淨土宗」後來也有不同流派,「淨土真宗」強調其為「真正的淨土宗」。)

 不需要辛苦修行,即使你原本是惡人,只要唸佛,死後就能進入淨土,這樣的訴求,對於一般大眾來說,無疑有很大的吸引力。

  (當然,「唸佛」不只是「動口」而已,「淨土真宗」強調,必須真心相信會獲得阿彌陀如來的救贖,「唸佛」才會真正產生效力。)

 

 京都寺院眾多,其實「氣質」大不相同,像「大覺寺」或「泉涌寺」,因為和王室有淵源,多少帶了點「貴族氣」,至於「清水寺」,則因為「觀音信仰」較符合民間需求,「人間味」十足。

 而東、西本願寺顯然也屬於「人間味」這一掛。

 親鸞強調「眾生平等」,不論貴賤,都可以得救,就像東本願寺旁的京都塔,彷彿一支巨大的燭台,一視同仁地為眾人照亮夜空。

 (圖為東本願寺前,由畫家竹內栖鳳設計的蓮花噴水池。)

 

東本願寺

交通:從京都車站步行,約五到八分鐘

西本願寺

交通:從京都車站步行,約十分鐘,或搭公車在「西本願寺前」下車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jh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