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花,季節有了顏色。
相較於櫻花夢幻的白色與粉紅色,同樣在春天開花的山吹,則是獨特的黃色,視覺上偏向「鄉野」一派,事實上,正是因為經常在山谷間隨風搖曳,原本叫作「山振」,後來演變為「山吹」(日語中,「振く」與「吹く」發音相同。)
山吹,有個中文名字,叫作「棣棠花」,原產地是中國,屬於薔薇科,因為香氣高雅,花語是「崇高」。
沒有電燈的時代,山吹的枝條可以用來作為燈芯,是重要的經濟作物,日本古典文學《萬葉集》和《枕草子》,都曾經歌詠過山吹。
位於嵐山附近的松尾大社,是欣賞山吹的名所。
一個地方能成為賞花名所,要不是栽種了極稀奇珍貴的品種,不然就是「以量取勝」,而松尾大社的山吹則是後者,從四月下旬起,便有三千多株的山吹盛開,直到五月初。
除了山吹,松尾大社本身也以京都最古老的神社而聞名。
古代日本人信仰自然萬物,而松尾山一帶的住民,便以山神作為守護神。西元五世紀,從朝鮮移民來的秦氏就住在這裡,也入境隨俗,將松尾的神作為氏族的總氏神來信仰。
由於秦氏從朝鮮半島帶來了治理河川、養蠶、釀酒等技術,開拓地方有成,深受當時天皇的器重,奉命在此地建造社殿。平安遷都後,不但被視為鎮護皇城的神社,還名列全日本為重要的「二十二社」之一,地位相當崇高。
因為秦氏擅長各種工程技術,因此,有關開拓、治水、土木、建築、商業、文化、交通、安產等從業者,都以松尾大社的神作為守護神。另外,秦式精通釀造之術,因此全國的酒、味增、醬油、醋的製造及販賣業者,也都信仰松尾神。
在松尾大社,我突然想起了寫過《天璋院篤姬》的宮尾美登子的另一部小說《藏》。
宮尾美登子很會寫「職人小說」,《藏》寫的就是釀酒業,女主角阿烈出身釀酒家族,她在六歲時被檢查出罹患夜盲症,一到晚上,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,而母親的早逝、父親有意無意的冷淡,使她倍感辛酸。
不過,阿烈從磨難中,學會堅強、獨立,打破女人不得進入作坊的禁忌,向師傅學習如何嗅聞酒香、用耳朵傾聽酒桶裡發酵的聲音,幫父親擬定年度的釀酒計畫、處理帳務,使家族企業蒸蒸日上。後來,她還不顧家庭的強烈反對,堅持嫁給釀酒作坊工人,追尋自己的幸福。
阿烈的故事,讓我想起山吹的花語,崇高,而她也像松尾大社的山吹一般,得到了松尾神(酒神)的守護。
松尾大社
交通:搭阪急嵐山線,在「松尾」站下車,或搭公車二十八號,在「松尾橋前」下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