宇治。今朝有雨。
我望著玻璃窗外,灰雲低垂,細雨橫掃宇治川,好慶幸自己及早躲進茶室,避開風吹雨打,神閒氣定地喝一杯茶,待雨停,再上路。
望著茶杯裡緩緩升起的熱氣,我的思緒也跟著飄渺,突然間,有了體悟。
原來,茶,也是一座小庭園。
首先,庭園種植草木,吸收水分、承受陽光,在土壤中生長,而茶,陶土燒製的杯子裡,沸水中浮載著茶葉的香氣,都具備了木、水、火、土等元素。
其次,庭園是將大自然移植到人工的環境中,當你站在庭園中,腳踩著泥土,綠意映入眼簾,草木清香撲鼻,整個人宛如返回自然環境中,而喝茶,飲下的其實是茶葉中飽含的日月精華,也是一種和大自然接軌的方式。
最後,庭園和茶,都代表了「憩」,觀賞庭園和喝茶時,你都必須放下腳步,靜下心,細細品味,才能感受其中的美,甚至,獲得身心的洗滌。
所以我說,茶,也是一座小庭園。
京都,因為附近有產茶勝地宇治,喝茶,已經是延續千年的生活習慣。
喝一碗茶湯,藏了太多學問,所以稱「茶道」,因為「道」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。茶,也是「心」的體現,用心與否,茶湯的滋味說明了一切。
擅長寫時尚事物的日本作家光野桃,曾經在文章中描寫過一段往事。從小就嚮往成為編輯的她,得到了一份在雜誌社工作的機會,不過,身為新人,泡茶的工作就落到她身上。年輕的光野桃認為,她是來當編輯,又不是來打雜,心裡很不是滋味。
多年來,她自己當了老闆,泡茶自然就是助理的工作。某天,她偶然聽見,助理打電話請教茶葉廠商,茶要怎麼泡,才會好喝,在那一瞬間,光野桃突然就懂了,新人學習泡茶,正是職場最基本的修煉,連泡茶都泡不好的人,當然也很難期待他做事嚴謹、做人體貼。
茶之心。不論是織一件和服、畫一面扇子、燒一只茶碗、做一枚和果子,或是造一件家具、蓋一間宅子,建一座庭園,都是從泡好一杯茶的態度出發,而這也成就了京都整座城市的風華。
離開京都前,我還想喝茶。
於是去了妙心寺的桂春院,地方不大,遊客零星,卻有一處幽靜的庭園。我點了一份抹茶,附紅豆餡和果子,坐在廊下,眼前是庭園,手心裡捧的茶,也是座小庭園。
緩緩喝下抹茶,口感細緻綿密,旅途的勞頓也一掃而空。
喝茶,是為了走更長的路,是世間有形的路,也是人生無形的路。
妙心寺桂春院
地址:京都市右京区花園寺の中町11番地
交通:搭JR嵯峨野線「花園」站下車,或搭市巴士在「妙心寺前」下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