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日本「黃金週」來了。
從四月二十九日,到五月六日,長達八天的假期,對於日本人來說,如果不是出國,就是到國內各大知名城市觀光。
當然包括了京都。
早上經過京都車站前的巴士站,已經出現站務人員以擴音器指揮觀光客人群的盛況。不用說,金閣寺、銀閣寺、清水寺、祇園,這些「經典款」景點,人氣最旺。
避開人潮,走進了京都車站附近的梅小路公園。
這裡雖有「梅小路蒸氣機關車館」,嚴格來說,除非是鐵道迷,而且行程不緊湊,才會特地前來拜訪。
因此,梅小路公園主要是當地市民的休憩公共空間。
然而,這裡卻是我的「穴場」(類似中文裡的「私房景點」)。
也有點像是我的「後花園」。
去年九月,抱著離職的念頭,辦理了留職停薪的手續,獨自到京都旅行。
不想去景點湊熱鬧時,就來梅小路公園。說是一般的公園,空間的設計上也有巧思,進大門,眼前是一條寬敞的步道,左邊是一大片遼闊的草坪,行至步道深處,分出兩條路,一邊通往「梅小路蒸氣機關車館」,一邊化為小徑,有輕淺水流,蜿蜒而過,同時樹木變得濃密,有點森林的氣氛,繞一圈,再回到寬敞的大步道上。
後來才知道,京都很多知名的庭園,也都有這種「明」「暗」並存的表現手法。
我在梅小路公園,慢慢地散步,想著人生中許多「明」和「暗」的時刻。
因為有「明」和「暗」,風景才有層次,也才會有味道。
「柳暗」和「花明」,缺了任何一部份,可能都失之單調。
(聽起來很像是「勵志書」的口吻,卻是我真實的心情。)
梅小路公園
交通:在京都車站西邊,步行約十五分鐘。
全站熱搜